在爱的道路上破茧成蝶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破茧成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在蝴蝶翩翩起飞的背后,是经年累月的沉默和沉默中的努力,终于跨越时间的沧海,完成生命本质的飞跃,为自己迎来灿烂的阳光。这是北京红黄蓝石景山万达亲子园园长珈珈的真实写照,也是她对于教育的感悟。她常常告诉家长:“每个孩子潜藏着自我成长的巨大力量,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恰当的时候给予信任、陪伴和引导。”
无悔青春,从体能区教导员到亲子园园长
当每一个孩子充满热情的叫一声“老师”的时候,珈珈都真诚地蹲下来,或者拥抱、或者顶个大脑门儿、或者贴贴小脸蛋儿,或者惊喜地发现孩子穿了一件新衣服、带了一件新玩具等等,并同时用充满活力的声音甜甜地说:“宝宝你好!”这是她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无论任何时候,都要蹲下来跟孩子对话。
珈珈从小就特别喜欢孩子,经常带着小弟弟、小妹妹们做游戏、唱儿歌。大家都说她天生有孩子缘。正是对于孩子的这种喜欢,她在大学报考志愿的时候,毅然选择了辽宁省丹东市文化艺术学校,研读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成绩优异的她选择加入红黄蓝教育机构,成为一名亲子园的教师。
2005年,早期教育行业还处于蓬勃发展的初创期,社会上对于这个行业的认知度和关注度都比较少。当很多同学选择去幼儿园的时候,珈珈却选择了名不见经传的亲子园。面对父母的疑惑和朋友们的不解,珈珈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因为她相信时间会说明一切。广泛涉猎国外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研究的她,虽然涉世未深,但是对于中国早期教育的前景深信不疑,并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其中光荣的一份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珈珈在红黄蓝亲子园的第一份工作是体能训练区教导员。最初她以为这份工作很简单,就是“看管”好孩子,别出乱子。可是后来她发现自己错了,园所里所有的孩子最喜欢来这里玩。教导员要负责收拾玩具,引导孩子们之间的分享和轮流,解决小矛盾,回答家长各种各样育儿难题,并且还要时不时组织集体游戏。那时候,每天晚上下班的时候,她都感觉到腰酸背痛,可是心里却充满了喜悦和满足,因为又陪伴孩子们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半年后,珈珈通过了系统的专业化培训和考核,终于可以带班上课了。还记得刚开始上课的时候,虽然她在下面做了大量的功课,一堂课要背上二十几遍,把所有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都一一想好对策。可是站在孩子们中间,她还是“慌”了,声音都有些颤抖。正当她自责地快要落泪的时候,看到了孩子们向她微笑,为她拍手鼓掌,家长也关心地说:“喝点水吧,天太热,嗓子紧。”正是这些鼓励,让她顺利地迈出了第一步,而且也让她明白了,亲子园的课堂不是“教”与“学”的分化,不是“老师”对阵“学生”,而是大家一起听音乐、做游戏,一起分享育儿的经验和方法。
在老教师“传帮带”的指导下,在不断尝试的教育实践中,珈珈慢慢成熟起来,在专业技能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2006年,她参加红黄蓝督导员初级培训,成绩优秀,获得初级督导员资格证书;2007年,通过红黄蓝亲子园三级教师等级考核,并且被评为“优秀员工”;2008年,她认真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顺利通过二级教师的等级考核,在亲子园课程评比活动中荣获“优秀奖”;2009年,她百尺竿头再进一步,荣获红黄蓝一级教师荣誉;2010年,她参加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举办的“亲子咨询师”岗位培训考核,荣获“亲子咨询师”资格证书。2013年,已经累计开展百场父母讲座的她凭借优秀的表现,成为红黄蓝教育机构认证的培训讲师。从2007年到2009年,她用三年的时间从三级教师成长为一级教师,这在红黄蓝的教师团队中也是佼佼者。
现在的珈珈已经是一名亲子园园长了,每天的工作忙碌而繁杂,大到教师的专业培训,小到厕所的马桶修理, 都需要她出面解决。可是,不管多忙,每天她都会抽出时间在体能训练区、在课间的教室、在周末的亲子活动上,跟孩子和家长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寻找改进的方法,把亲子园工作做得更加扎实。
因材施教,耐心等待每一朵花开
教师的爱要像母亲的爱一样无私,但是要比母亲的爱更加公平、博大。这种公平的爱,对于珈珈而言就是一场人生修炼。曾几何时,她也是像普通人一样比较关注表现优秀的孩子、外向的孩子、常常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然而在跟孩子长期的相处中,她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不同的成长轨迹和速度,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可爱。当那个安静地坐在角落的小女孩突然跑过来抱住她的时候,当那个调皮捣乱的小男孩把工作毯摆放整齐的时候,珈珈感觉到内心的温暖和感动。她常常说,是孩子教会她如何去爱。现在的她,每一天都怀着感恩的心,用平等的爱去关注每一个孩子,用心等待每一朵花开。
2007年,珈珈曾经遇到过一名叫蓉蓉的智障儿童。当时,蓉蓉快一岁半了,可是还不能站起来,也不会说话,家长非常着急。她首先给孩子做了综合测评,并且通过行为观察记录孩子的发展特点,给家长提出合适的育儿建议。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发现蓉蓉特别喜欢音乐,只要音乐响起她就会本能地拍手、摇晃小脚丫,于是建议家长选择红黄蓝的音乐课程。虽然报的是一岁的课程,可是蓉蓉还是跟不上。面对焦急的家长,珈珈首先劝他们不要放弃,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机会,然后从自己的专业知识出发,给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让蓉蓉再上一遍音乐课。”看着珈珈老师对蓉蓉坚持的付出,家长们身手感动,决定最后尝试一次,再上一遍音乐课。事实证明,珈珈的坚持是正确的,蓉蓉2岁的时候,虽然还是不会说话,但是已经能够站立、行走,而且上厕所的时候能够向老师、家长比划手势。3岁的时候,蓉蓉和其他同龄小朋友一样,顺利进入幼儿园。过了一段时间,蓉蓉妈妈亲自来到亲子园,兴奋地对珈珈说:“珈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蓉蓉上幼儿园了。第一天哭闹,尿了三次裤子,第二天就不哭了,和小朋友玩得可好了,也没再尿裤子。幼儿园的老师都说没想到这个孩子适应的这么快,我告诉他们,蓉蓉是在红黄蓝亲子园长大的。” 看着家长快乐的笑脸,珈珈觉得所有的等待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只要你愿满怀着爱心去等待,终会有奇迹发生。”作为园长的珈珈,在每次指导年轻教师的时候,总会娓娓道来她和孩子们之间点点滴滴的感动。
与爱同行,陪伴家长、孩子一同成长
0-6岁的孩子处于人格养成、习惯培养、智能开发、体能发展的关键期,需要一贯的、连续的、创造性的教育和指导,园所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缺一不可。
2008年8月份,珈珈班里来了一个1岁9个月的新学生,叫茂茂。一般情况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能说出“爸爸”、“妈妈”等简单的常用词,可这个孩子一个字都不会说,而且非常好动。与人交流的时候,眼神总是很飘忽,好像没听见一样。珈珈通过两节课的观察,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原来茂茂的妈妈是个急性子,说话特别快,像连珠炮似的;爸爸跟孩子之间的语言交流很少,大多数时间只会和孩子跑、闹、玩。平时在家里都是阿姨带他,而这个阿姨不善于表达和沟通,一整天都不和孩子说上几句话。珈迦发现问题后,立即和茂茂妈妈进行了交流,提出了一些改善的建议。经过家庭和园所两个方面的努力,如今的茂茂在注意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慢慢地能够跟上老师的节奏了。
为了提升家长们的科学育儿水平,珈珈和她的教师团队经常利用节假日组织育儿公益讲座、家长沙龙、亲子游戏等社会活动,传播科学的育儿理念,倡导父母参与到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来。她说自己有一个朴实的梦想,就是陪伴着孩子、父母一同成长。
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珈珈收获了满满的爱和感恩,丰富了生命经验,提升了人生价值。她就像那只破茧而出的蝴蝶,因为经历过磨练而愈加美丽,因为与爱同行而变得更加从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