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解决的是民生大事,体现的是“民生托底”。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托幼一体化问题,也是中国儿童中心副主任杨彩霞心头的大事。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有超过三成的婴幼儿家庭有托育需求,社区就近托育服务的市场需求十分旺盛,但入托率不高。
如何扩大普惠托育规模,满足托育需求?杨彩霞表示,普惠托育还需鼓励多元特色发展,不能“一刀切”。要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托育公办和市场多方力量有机结合,同时加大公办托育兜底支持,构建多元普惠托育体系,鼓励“1+N”的社区托育服务模式,即依托1个示范性托育机构带动N个嵌入式、分布式、连锁式、专业化的社区普惠托育分园共同发展的建设模式。
“解决托育贵重点要降低托育成本。”杨彩霞建议,强化托育的公共服务属性,加大各级财政投入,逐步把托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统筹运用现有财政资源,建立专项资金保障,给托育机构一定的补贴;鼓励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单位因地制宜,给予托育园用房、减免房租、提供闲置资源等支持,降低托育成本。
“要特别注意师资专业性问题,首先需要幼儿园教师改变观念,2—3岁儿童和3—6岁儿童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能一概而论。”杨彩霞表示,当前形势下,托幼一体化是趋势,但是要明标准、严准入、强培训。
杨彩霞建议,各地早日出台幼儿园办托的指南,设置建设标准,严格准入、培训机制,为各地托育工作提供参考。(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