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东湖中心幼教集团的爱心基地——泉州市丰泽盛达自闭症儿童康复启能中心是由“中国热心公益事业荣誉奖章”、“中国好人”获得者——叶原原创办的,是一所非营利性的社会服务阳光工程。
融合教育是国内外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可以保障儿童的正当权益,也为残障儿童提供了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成长空间。由于残障儿童的特殊性和差异性,需要长期系统的康复教育和训练,但也有与普通儿童融合教育及活动的需求,盛达中心秉承这个信念,创设温馨的特殊康训融合教育环境,开展推进阶梯式融合教育,为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打好基础。
1、普特融合模式
普特融合是阶梯式融合教育模式中融合程度最低的一种形式,这一形式是东湖中心幼儿园的教师将总园的课堂和孩子“搬”到盛达康复启能中心,让总园教师带领小小志愿者和盛达中心的孤独症儿童一起进行学习、游戏、活动。普特融合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障碍程度比较重、校园生活不能自理以及难以适应新环境的孤独症儿童,旨在让孤独症儿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享受融合教育,促使“星儿”障碍逐渐疏通,同时促进总园儿童对孤独症群体的理解、接纳与关爱。
2、主题融合模式
主题融合是盛达启能中心的特殊孩子在东湖中心园的师幼“请进来”的基础上,再“走出去”的一步。这一融合形式是组织盛达启能中心的师幼到东湖中心幼儿园参加各种主题融合活动,在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优质幼儿园的生活,给予“星儿”和正常阳光儿童在自然情景下的交流沟通、游戏玩耍、互动了解以及适应环境和交往的机会。与此同时,主题融合模式的另一重要目的是更好的推动东湖中心幼儿园的老师、孩子及家长对特殊孤独症群体的理解与关注,促进大众对残障者的包容、接纳和帮助,以培育更多的爱心团队。
3、领域融合模式
领域融合是一种只针对部分孤独症儿童的融合形式,这一模式为孤独症儿童选择合适的幼儿园领域活动,每周一次到东湖中心园参与融合。幼儿每天都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成各个区域小组进行丰富的区域活动,特教教师根据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为特殊儿童选择合适的领域活动。这一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领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可以促进“星儿”的主动交流以及合作意识,并且可以推动孤独症儿童的潜能开发。
4、“1+1”融合教育模式
“1+1”融合教育模式是更深层次的融合形式,儿童一天里“1个半天”在东湖中心园和示范园教师、孩子一起完成当天的学习和游戏活动,适应正常的学前教育环境,熟悉同伴的相处方式;另“1个半天”回到盛达启能中心针对其主要缺陷进行个别化的干预和训练;“1+1”融合教育模式能充分利用东湖总园和盛达中心的优势,给参与融合的特殊儿童强有力的教育影响,为完全融合搭建桥梁。
5、完全融合教育模式
完全融合教育模式是这一项目的顶层,是融合程度最高的形式,这一模式是特殊儿童有90%以上的时间在东湖中心园固定班级与普通幼儿一起学习活动,剩余少部分时间到盛达中心接受康复训练或个别干预的融合形式。在完全融合教育环境下,孤独症儿童享有正常儿童拥有的所有学习和发展机会,能促进孤独症儿童的全面发展。
6、社会爱心融合模式
社会爱心融合模式是孤独症儿童享受人间温暖的极好情感融合良药。中心紧紧围绕“心手相牵残障儿童,共同走向美好未来”主题,与多政府及社会多部门、爱心自愿者和残障儿童一起开展亲情活动,营造和谐友爱的良好环境。让孤独症儿童在健康的和谐社会环境下成长,为“星儿”们点亮希望之灯。
“面对孤独症孩子,一般的家长都会感到不知所措,为什么我们集团里的老师和孩子却能做他们的朋友?是我们的爱心、耐心、精心和善心,辛勤劳动付出的呵护,这就是融合教育的魅力。”这是叶原原总园长经常说的一段话。同在蓝天下,牵手共成长,融合教育就是爱的练习,是孤独症孩子融入社会的阶梯和平台。创办以来,中心已接纳了180多名特殊孩子,70多名特殊儿童进入正常幼儿园、小学学习。相关事迹刊登在中国经济报、人民日报、中国网、泉州晚报等新闻媒体上。中心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被评为“福建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改革开放40年教育创新发展突出贡献奖”等集体荣誉。
文章来源:2023第2期(总第15期)《学前教育行业资讯汇编》办园创新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