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凌 公众号:学前微主编
“封闭第52天,我已化身红薯园长。”汝州市锦华幼儿园园长张锦娜在群里这么说,顿时引起我们的好奇心,一位锦心如水如瓷风骨的幼儿园园长,怎么变成了“红薯园长”呢?
忍不住第一时间给她打电话,电话那头的她有些忙碌,说:晚上不知道忙到几点了,明天咱们再联系吧。匆忙就挂了电话,没有任何寒暄。
01/从园长到大白 从义工到“红薯园长”
和张锦娜园长通话时,她说:“昨天正忙着给老师们分装红薯,又开着三轮车给挨个送到小区。现在有的能送到门口,有的还送不进去。”在电话中,才知道张锦娜园长订了600多袋紫薯,合计一千多斤。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张锦娜,旗袍换成了防护服,汽车变成了三轮车,幼儿园没有复学,她不抱怨不沮丧,却风风火火给老师们送起红薯来。
02/“红薯园长”的名字是孩子们给起的
好久不见的孩子们,再次见到园长妈妈时,居然是在忙着送红薯。孩子说:园长妈妈变成红薯园长了。于是,“红薯园长”就这样被叫开了。你怎么就卖起了红薯呢?我在电话里忍不住问道。张锦娜园长笑着讲起她这一段卖红薯的经历。她说:“今天忙完,我的红薯生涯就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疫情无情,人间有爱。隔离病毒不隔离爱,我们奉献一份力量,农户就会多一份温暖与希望。”
03/“一地的红薯卖不出去,看着让人心疼”
汝州突然爆发疫情,整个城市按下暂停键,已经将近两个月的时间。11月初的一天,她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说:秋收了,老家地里的红薯,因为疫情的原因,车进不来出不去,一地红薯卖不出去。100多亩的红薯,几十万斤,都在地里放着。天气开始冷了,如果卖不出去,今年一年的辛苦就全没有了,这是一家人全部的生活来源啊。张锦娜园长看到一地的红薯时,她心里一酸,生活的不易,她能懂。
怎么能帮一帮他们呢?张锦娜开始琢磨,封控在家,红薯是每个家庭常备的食品,只要品质好,这么多的家庭,总有人需要吧。说干就干,想要帮助他们,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确保红薯的品质。张锦娜园长联系当地的工作人员,能不能让我们实地看看。几经周折,一行两人带着相机,终于来到红薯地。
已是初冬的季节,放眼望去,光秃秃的黄土地上一堆一堆的红薯放在那里。几十万斤,上冻之前卖不出去就全坏了。大哥一脸的焦急说:“红薯、紫薯一块一斤,有人要就行。”
04/“用行动告诉孩子,爱家乡从身边做起”
品质有保障,张锦娜园长心里就有谱了。就此,开始了她的“红薯园长”之路。她建了助农群,在群里统计订单,核对数量,沟通送货时间,联系各小区的团长。红薯从地里装车直接送过来,老板对汝州市区不熟悉,不管多晚,张锦娜园长都跟着红薯车,挨着小区送到团长们的手里。
她说:送红薯,让我感受到很多温暖,很多团长也是义务的,一块钱一斤给到大家。她们还要找人卸车、分装,费用都是自己承担。群里有幼儿园的家长,有不认识的热心人,有拉着朋友一起来的。张锦娜园长说:“特别感谢我们的家长,是家长对我们的信任,没看到红薯就先下单。后来,大家拿到薯后,品质特别好,纷纷复购。”
危难之时见真情,看着大家在群里对红薯的认可和肯定,看着地里的红薯一天天的变少,她总算松了口气。她说:“赶在下雪前,几十万斤的红薯全部卖完,终于放心了!”
05/“心中有大爱,才能温暖他人”
张锦娜,汝州市锦华幼儿园的园长。从汝州疫情封控的第一天开始,她就是志愿者,穿着红马甲忙前忙后。门口的卡点有什么需要都从幼儿园里拿,新装修的书吧,还未对外营业,就成了红马甲的办公地点,水电一切物资,供应齐全。可以说,在复课未知,停课近两个月的状态,她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影响着锦华幼儿园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孩子和家长。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行动起来做有意义的事情。她说:“作为一名幼教人,这是我应该做的。”
河南新学前教育研究院王国平院长看到后说:疫情无情,园长有情。既要助农,又要爱师。解决两难,锦娜妙计。
锦华幼儿园的老师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节奏,封控期间大爱的张园长,化身“大白”不辞辛苦,为封控在家里的老师们送“爱心紫薯”,病毒无情,人间有爱。
老师们纷纷为张锦娜园长点赞,疫情当下,严守疫情防控规定,不忘初心,在接下去的日子里将团结一心,共度时艰!就是这样一位秀外慧中、爱国爱家乡的好园长,在这样的特殊时期,用教育人的责任和担当,守护着幼儿园的真善美,守护着爱家乡的情与义。我们相信,“红薯园长”,将是张锦娜园长幼教生涯中,最为特别的一个称谓。
|